從年初DeFAI的概念誕生開始,原以為只是“讓聊天框幫你點幾下 DeFi、給點策略”,不想眨眼半年,已經多位“AI 基金經理” 端出了真金白銀的成績單。熱鬧的同時,也是時候迎來自己的年中考評啦🤔 這裡我們整理了目前公開業績的幾支 DeFAI 項目,APR高達42%! 一張表直接看收益+規模+策略,強弱立見👇 ‼️等等,表格上的信息還不夠看,想繼續深挖它們的策略細節 & 項目八卦?點開 thread 細聊 🧵
Giza @gizatechxyz 有一顆做去中心化“量化後臺”的巨大野心,第一顆試水炸彈就是 ARMA,目前看效果很不錯。 ARMA簡單來就是一個 7×24 不打烊的 AI 搬磚工,替你把穩定幣丟進最香的借貸池裏薅利息。 操作流程大概是: - 全網掃描——實時盯梢所有穩定幣借貸池,把 APR、激勵代幣、Gas 成本統統算一遍。 - 精挑細搬——收益 > 成本?立刻調倉;收益掉隊?轉身就跑路。 - 自動複利——賺到的利息再投入,利滾利讓收益像滾雪球。 怕收益不夠?官方貼了個底: - 保底年化 15%。 - 若實際跑出來 < 15%,系統每週空投 $GIZA 代幣補差價。 結果就是——穩健策略 + 15% 地板價,讓 ARMA 迅速長成目前 TVL 最大的 DeFAI 金庫。 不止於此?ARMA 恐怕只是 Giza 端出來的開胃菜,下一道會是什麼,值得繼續蹲點。
@BasisOS( @virtuals_io 生態發射的明星項目之一)的玩法總結來說: “左手買入現貨,右手做空永續,行情再瘋也不怕——只薅費率差。” 拆開講就是經典的“基差套利”: - 現貨端——買入標的(目前有WBTC、LINK); - 衍生品端——在去中心化永續交易所對同一標的新建空倉; - 自動再平衡——AI 腳本隨時校準多空比例,鎖住 Δ=0 的市場中性倉位; - 現金收割——吃掉資金費 & 價格偏差,行情漲跌跟我沒關係,波動越大反而越開心。 還有一層超強的代幣激勵:總供給 25% 的 $BIOS 在 12 個月內逐漸釋放給投資者,早進場挖得多,越往後越稀薄(典型減半曲線)。目前早期疊加 $BIOS 價格高位,總收益超過60% 總結:BasisOS 就是給你配一套“多空雙持、旱澇保收”的自動化印鈔機,牛熊市都能讓穩定收益自己流進來。
@FungiAgents 和 Giza 的 ARMA 屬於同款“鏈上搬磚工”,目前專注在 Base 鏈上的 USDC 收益優化,專心把資金挪到淨 APR 最高的池子裡。 區別在代幣激勵措施,團隊釋放 5% 的原生代幣 $Fungi用來獎勵LP。規則很 DeFi:存得多、放得久,積分權重越高,獲得的獎勵越多。 目前看,穩定幣搬磚的策略有點像貨幣基金:方向風險小、波動溫和。但門檻低也代表容易“卷”,後面同類策略扎堆時,能否繼續穩吃差價,還得看它的調倉效率和 Gas 控制。
@AlloraNetwork 是一個在Cosmos 搭建的開放 AI 網絡,簡單說就是改變傳統 ML“各玩各的”現狀,開啟“模型互卷”模式,讓多個AI模型共同工作、彼此檢查作業、互相獎勵,理論上最後會越卷越聰明、越跑越靈光。 基於這套思路,Allora 已經在 BTC、SOL 等主流資產上深耕預測模型,並在Vectis上正式落地了產品Allora AI Edge: - 主要圍繞 Allora模型提供的SOL 價格 8 小時預測判斷多空,根據後臺數據顯示,每3小時自動調倉; - 預測到高波動時,用期貨、期權或反向倉做對沖,力求維持中性/低敞口; - 自我進化:多模型持續互學,實盤數據即時迴流網絡,形成“真金白銀教模型”的自進化閉環。 客觀的說,這是一個敢於離開“穩定幣舒適圈”的策略:把 AI 交易模型直接丟進實盤,用真金白銀喂數據,勇氣可嘉。兩個月跑下來,年化收益 9%+、最大回撤 1.12%,成績單不花哨但也十分說得過去了。 不過TVL 只有 3 萬多美元和動輒百萬美元的穩健搬磚盤相比,顯然“圍觀群眾”比“真正上桌的人”多。 下一步就看它能不能用更長時間、更漂亮的曲線把旁觀者拉進場——要是行,資金自然會跟著涌進來;要是不行,它也只能暫時當一塊科研級的小試驗田,先把算法磨利再說。
@askjimmy_ai 是一度十分被市場看好的 @arcdotfun框架下的AI投資平臺,目前掛出了三款策略: - Delta 中性:抓場內低效價差做資金費率套利:買入流動性日成交 > 1 M USD 且小時資金費率>0.007%的永續合約建倉;若過去 24 小時平均費率轉負就平倉。 - 槓桿 Delta 中性:把上面的玩法再接 1.5× 槓桿,收益與風險同步放大。 - M2:研究 BTC 價格與全球 M2 供給的歷史聯動:流動性寬鬆就做多,緊縮則做空。 三位選手的 TVL 都還停在“四位數美元”區間,但 APR 在我們的榜單裡遙遙領先。不過如果你仔細查看後臺的調倉操作,就會發現其交易頻率十分有限,其中收益最高的槓桿Delta中性策略,雖然APR達到42%,但從今年四月以後就再未有公開的調倉記錄,因此APR是否虛高需要考量。
壓軸出場的@AIxVC_Axelrod 是另一個敢於跑出舒適圈的項目,同樣出自 @virtuals_io 生態,還肩負著跑通ACP(Virtuals生態下負責 Agent 互聯的協議)的使命。官方定位“AI 原生對沖基金”:協調Virtuals生態的包括AIXBT、WachXBT、 Gigabrain 等20多個AI Agent,評估最佳入場和離場時機,並自動化進行現貨和合約的買賣。 Axelrod AI Hedge Fund 上線時間最短,野心卻最大——它要打造一支由AI Agent組成的專業的、分工明確、溝通順暢的投資團隊:比如WachXBT 負責安全體檢,Gigabrain 給進價座標,MCP 統籌內部流程,ACP 搭外部高速路等。 目前項目公開還不到一週,但早已立起投資門檻:質押 / 持有 50 萬枚 $AXR 才可認購。 負責人打了預防針:先讓 Agent 們磨合,跑通ACP後再談賺錢。 於是雖然淨值目前仍是負數,但TVL漲勢卻不錯。一方面 Virtuals 生態本就火熱, $AXR 可以說是龍頭中的龍頭;另一方面官方明言早期參與者將分到 $AXR 獎勵。兩把火加起來,膽大的資金就先衝了。 總體來看,Axelrod 扛著一個不小的願景,熱度也不缺,值得長期關注;不過在淨值翻正之前,願不願意用真金白銀陪它寫作業,就看你對這張藍圖的信仰有多高了。
結尾: 以上就是我們扒到、已公開成績單的幾支 DeFAI 收益策略,總體看,穩健為主,但也不乏激進的開拓者。看完後,你覺得把錢甩給 AI躺著數收益的日子,是還差幾行代碼,還是只差一點勇氣? 如果你手裏有更能打的 AI 投資組合,歡迎在評論區安利——讓大家一起少踩坑、多賺錢👇🏻
查看原文
1.98萬
19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