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怎麼了? 吃你家大米了?
下午去海族館,解說員說到藍鰭金槍魚的時候竟然笑出了聲:“這是個胖子,但它速度很快的......”
我當時就不樂意了,胖子怎麼了? 胖子就不能速度快嗎?
我就很快啊......
藍鰭金槍魚多可愛啊,我可愛吃了。
讓我們潛入!
⬇️
藍鰭金槍魚(學名 Thunnus thynnus)可不是普通的魚! 它們是海洋里的頂級掠食者,體重可達680公斤,速度快到像跑車,遷徙範圍橫跨大洋,不過我們一般不用學名,會叫它們Bluefin Tuna,或者Bluefin,你要抬扛,叫 Tuna 也行。
這個魚,遷徙範圍特別大,很誇張。 我見過一個 Bluefin,最早從 Moonbeam 遷移到 Arbitrum,後來又遷移到了Sui,可謂:胖魚三遷。
糟糕了...... 好像腦子裡進入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對,是 @bluefinapp。
Bluefin 是一個構建在 Sui 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交易平臺,專注於提供高性能的衍生品交易(尤其是永續合約,Perpetuals)和現貨交易。 它定位為 Sui 生態中的核心 DeFi 協定,類似於 Solana 生態中的 Jupiter(聚合器和交易平臺)或 dYdX(專注於衍生品交易)。
在 Sui 生態 Bluefin 合約是無敵的存在。 我查了一下,最高時候佔據整個生態 85% 的市場份額,現貨和期貨相加累計交易量超過 570 億美元,但詭異的是,市值只有 2000多萬美元。
對比最近生態大火的 @WalrusProtocol 、 @HaedalProtocol ,Bluefin 這個數據我一度以為是弄錯了。 換個思路,按 fdv佔據生態位來對比, @JupiterExchange 是 1:20,Bluefin竟然是 1:360...
我只表示驚訝,不代表推薦購買,但的確,很便宜了。
/
前幾天,Bluefin Pro 發佈了,就跟iPhone升級一樣,Pro了,所以我們一起看看到底 Pro在哪裡。
Bluefin Pro 核心武器是可信執行環境(TEE),一種在隔離環境中運行的高安全計算技術。 TEE 就像一個超級安全的「交易保險箱」,能在不到1毫秒內完成訂單匹配,同時確保無人能篡改交易邏輯。
這意味著使用者可以享受快到眨眼都跟不上的交易速度,鏈上最終確認僅需約 400 毫秒,同時資產始終安全地存儲在鏈上,徹底告別 CEX 的託管風險。
有了 TEE,Bluefin Pro 的交易體驗直逼中心化交易所,卻保留了 DeFi 的核心精神:你的資產,你說了算。
傳統DeFi交易常被滑點和搶跑(MEV)困擾,Bluefin Pro的BluefinX交易系統能治療這個疾病。 它利用 Sui 的路徑掃描技術,提供零滑點交易,確保你看到的價格就是成交價,沒有任何意外。 此外,Bluefin Pro 還通過與 Chaos Labs 合作,實時監控市場風險、頭寸和清算,確保平臺在高交易量下依然穩定。
Sui Nautilus 是 Sui 區塊鏈的高性能模組,優化了交易處理和共識機制。 Bluefin Pro 利用其低延遲和高輸送量特性,實現了亞毫秒級的訂單執行。
噢對了,還有一個東西,之前玩NFTFi時候用過,就是 Cross-Margin ,跨保證金。 用戶可以通過跨保證金模式,用一個帳戶管理多個頭寸,資金效率拉滿。
現貨交易同樣火爆,Bluefin Pro 的現貨 DEX 上線僅兩周,交易量就突破 13 億美元,支持自動做市商和訂單簿模式,未來還將接入乙太坊、Solana 等跨鏈資產。
除了合約、現貨,穩定幣理財方面也可以關注一下。 我把一部分穩定幣弄去 @DWFLabs 的 $usdf 了,Bluefin 這裡也提供了 13% apr 的穩定幣理財,同時可以疊加 Blue Points,博取空投。
//
藍鰭金槍魚因肉質鮮美,脂肪豐富,常用於高檔壽司和生魚片(如日本的「黑鮪」),在市場上價格極高,一條魚在東京能賣到 3,000 美元!
文章你都看到這裡了,我來送你一份 mini 藍鰭金槍魚迴轉壽司單人果盤吧!
要求很簡單:
▰ 獎品:10 份 X 88.8 $BLUE
▰ 關注:@anymose96 + @bluefinapp + @oooh_aria
▰ 互動:點讚 + 轉發 + 評論這篇文章,說一下你理解的Bluefin Pro特點,記得 @GiveRep
▰ 開獎:5 月 6 日 [北京時間]
不要上 bot,真人來評論,我會和往常一樣手選。 中獎我會私信你要Sui位址。 再感謝一下 @oooh_aria ,她說請我吃壽司,沒想到是這個意思,那我借花獻佛了。
這是一篇軟核科普,通過本文你可以對以下知識一知半解:
▰ Bluefin Pro的技術架構
▰ Bluefin的產品佈局
▰ 如何品嘗金槍魚壽司(不是
以上劇情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DYOR!
作者:anymose | 一個軟核科普作家
<全文完>
查看原文
3.03萬
83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