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我以為第二場的內容在於如何快速暴富?? 難道是我走錯片場了
今天在線下分別見了兩位小夥伴 @saisaisai1995 和 @CycleStudies ,雖然是分了兩場,但兩場內容的核心聊的都差不多,就是 RWA 的在加密貨幣市場是不是有空間,是否能帶動包括 $ETH 在內的加密貨幣市場走出困局,我和大家聊賴我的觀點。
首先對於 #RWA 來說和 #STO 是有本質去別的,其中最本質的區別就是 RWA 更加需要高等級的合規,這種高等級的合規是類似於 SEC 在美國的地位,因為 RWA 是需要大量資產進入的,而大量資產能進入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什麼房地產上鏈,或者是葡萄乾上鏈,而是合規的資產上鏈。
說人話就是合規平臺發行的合規資產,之前講穩定幣的時候就說過,穩定幣的硬承兌其實就是 RWA 的基礎,比如說美債,目前即便提高債務上限,能購買的天花板也是可以預期的,但如果開放了基於 美債 的 RWA ,可以用合規的穩定幣直接在合規的“鏈上券商”去投資美債,就相當於擴大了 DeFi 的收益率。
更是把 DeFi 和 RWA 結合在一起發行了 #RWAFi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用穩定幣買入 T-Bills(短期美債),然後鏈上協定(第三方)提供基於買入 T-Bills 確權的 Staking (質押),雖然是用自己發行的 Token 來做補貼,但實際上是給美債提供了基於鏈上的流動性,而 Staking 的資產又可以去抵押實現套娃,這就是金融資產的玩法。
再舉一個例子,到現在為止,美國的現貨ETF一共持有超過120萬枚 $BTC的存量,但 Bitcoin 的現貨已經可以買了多少年了,為什麼一定要等 ETF 的通過才買入,就是因為足夠的合規,合規才能承載大資產,合規才會讓 BTC 的託管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出現被盜等情況,託管方是需要100%賠償的,減少了幣圈的黑森林法則。
所以雖然我們看到了各種的 RWA 專案,但能獲得許可的才是最終能走出來的,獲得了批准的專案才能夠承載大的資金,才能夠提供安全的服務。
另外除了美債以外,還有優質企業的債券也是 RWA 的最好標的,比如 $MSTR 發的債,就不是普通的投資者可以買到的,但是貝萊德是可以買入的,如果貝萊德以 4% 的收益買入,然後 5% 的收益放在鏈上賣出(2.5%的MSTR收益+2.5%發幣預期收益,只是舉個例子,不要較真),可以做到確權,我相信一樣會有人買入的。
今天我還舉了一個例子,如果 LV 或者 愛馬仕 也在通過貝萊德或者別的誰再鏈上賣自己的債,同時給買入超過100萬美元的投資者提供一張 VIP 待遇的確權,這就相當於是給 RWA 確權了,當然這裡需要嚴格的 KYC 和 AML ,但是,最有趣的是 RWAFi 可以不需要,RWAFi 的機構可以用機構的名義去完成 KYC 和 AML 然後再去找散戶融資購買,變成 RWAFi 這就可以變成很有意思的商業行為了。
另外還有小夥伴說 RWA 都是低流動性的,其實這是錯的,RWA 的流動性取決於底層資產是什麼,如果真的就是美債上鏈,還缺什麼流動性,世界上流動性最好之一的就是美債了吧。 但你非要搞椰子上鏈,柬埔寨房地產上鏈,確實沒有足夠的流動性,而沒有流動性的原因就是不足夠合規。
PS:請不要問我有什麼 RWA 的資產可以買,要麼就看準合規,要麼就看準能有足夠的產業收益和現金流收入,否則買什麼都和真正的 RWA 沒有關係。
PS2:現在很多的算力上鏈也是一種 RWA ,雖然再合規方面會有些欠缺,但如果真的有真實收益來進行對權益的空投或者回購也未必不是不行的,把 RWA 作為收益確權的一部分,這種形式變成的 RWAFi 在市場上應該是能吃的開的。
本推文由 @ApeXProtocolCN 贊助|Dex With ApeX
5,199
2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